業余與草根足球的逐夢之旅:平羅恒利與上海澤天的足協杯征程
2025年3月14日新賽季的中國足協杯正賽即將開啟,首輪將有業余球隊和中乙球隊交鋒。12支業余球隊脫穎而出,即將踏上足協杯賽場,那些未能出線的隊伍同樣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草根足球故事。

寧夏平羅恒利足球俱樂部與上海澤天足球俱樂部,看似差異巨大。二者相隔千里,起點、助力和阻力各不相同。2024年12月16日足協杯資格賽的相遇,卻讓相同之處顯現。兩俱樂部管理者都認同“足球是注意力經濟”。平羅恒利總經理閆寧表示:“競技體育靠成績帶動各種資源,俱樂部才有未來。”
平羅恒利在2018年前平羅足球近乎空白,如今已嶄露頭角。閆寧放棄月薪2萬工作投身平羅足球。他曾在平羅中學挖掘小球員,雖面臨學校限制,仍堅持高強度訓練。“笨鳥先飛”是他的理念。2021年起在自治區賽事進入前三,眾多孩子因此有了出路。如今俱樂部規模擴大,還承擔多項任務。
上海澤天2019年成立,成立不久就遭遇疫情。總經理徐軍講述他們的成長,從區市足協比賽起步,2022年底組隊,歷經兩年拿到2025賽季中冠聯賽和足協杯入場券。在足協杯資格賽中,他們認真對待每個細節,如學習規則、遵守到場時間、記錄比賽流程等。
上海澤天投資人程奇斌注重從人、財、物考慮。他們在球員、管理人員和球迷方面積極布局,投資在上海名列前茅,每月10號準時發訓練補貼。為場地問題費腦筋,選主客場賽制也是為了長遠發展。
平羅恒利同樣為了“被看見”努力,做五超俱樂部和全運會球隊投入不少。讓U18梯隊參賽是為給小球員創造機會。俱樂部高薪聘請A級教練員,還為困難學生免學費,目標是未來兩三年組建中乙球隊和足球學校。
這些草根俱樂部在逐夢路上努力前行,雖然沒有權威數據表明他們未來一定成功,但他們積極進取的態度值得肯定。在我看來,他們為中國足球的基層發展注入了活力,無論最終能否登上職業賽場的高峰,都在推動著全民足球的發展。